出示手機里的電子身份證、拍照、在受理單上簽字——1月5日,在江蘇溧陽工作的云南保山人張先生,在溧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窗口用十幾分鐘完成身份證補辦手續。窗口負責人劉敏告訴記者:“我們初步核驗張先生的身份,受理申請后,系統會自動推送到他戶籍地公安部門。當地審核通過后,由江蘇省公安廳制證。20個工作日內,張先生可以到我們窗口領取由云南保山簽發的身份證。在補辦身份證‘跨省通辦’之前,他需要回戶籍地補辦?!?/span>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140項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以來,我省“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工作進入快車道,群眾辦事“兩地跑”“折返跑”大為減少。據省政務辦介紹,去年10月,國辦按照需求量大、覆蓋面廣、辦理頻次高的原則,新增異地電子繳稅、開具稅收完稅證明等22項“跨省通辦”事項。我省在落實2020年部署的“跨省通辦”任務基礎上,高效推進這22項新增事項,目前完成20項,“租房提取住房公積金”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企業主要責任人、項目負責人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考核變更”,預計今年6月底之前開通“跨省通辦”。
在開展“跨省通辦”服務之際,我省大力推行“省內通辦”。2021年底公布的第一批“省內通辦”事項清單,包括102項行政權力事項、28項公共服務事項,涉及發展改革、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等25個省級部門。去年底,我省發布第二批“省內通辦”事項清單,增加62項行政權力事項、8項公共服務事項,涉及教育、工信、公安等13個部門。省政務辦介紹,去年增加的70項“省內通辦”事項,基本全部實現省內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公開發布這份清單,目的是方便企業群眾獲取服務、開展監督。
除了完成“規定動作”,我省各地還積極推出通辦“自選動作”。南京都市圈通辦事項,從2021年的61項增加到目前的99項,事項辦理渠道也在拓展。江蘇省南京市、安徽省馬鞍山市在一些自助機中添加“跨省通辦”事項,使“跨省通辦”24小時不打烊。南京市政務辦還牽頭調研都市圈所有成員城市的政務自助機使用情況,協調技術支撐團隊加快對接,在都市圈內逐步全面實現自助通辦。與馬鞍山市和縣接壤的南京市浦口區橋林街道,不僅在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設“跨省通辦”專窗,還在緊靠和縣的烏江社區打造便民服務驛站。橋林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主任呂萬飛告訴記者,去年街道辦理“跨省通辦”事項580件,主要是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個人社會保險權益自助查詢及打印、申領就業創業證等事項,服務對象以和縣戶籍居民為主。
在淮海經濟區,經徐州市政務辦牽頭,企業開辦、異地就醫、住房公積金等首批40項政務服務事項于2020年10月實現“四省八市”通辦。目前,淮海經濟區政務服務“朋友圈”擴大到11個市,區域通辦事項增加到205項。徐州市公積金中心可為省內和淮海經濟區公積金繳存職工,在經濟區內購房辦理異地公積金貸款業務。該中心2019年—2022年已發放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2819戶、11.33億元。去年11月,淮海經濟區住房公積金事業一體化發展第四屆聯席會議召開,明確對部門事項優化辦理等任務,提高群眾跨區域繳存使用住房公積金的便捷度。該中心淮海經濟區公積金區域辦主任莊允顥說:“淮海經濟區住房公積金業務政策趨同、協作辦理,為職工省下跑腿時間和費用,而且讓職工享受更多政策紅利,有利于城市間的人才流動,助力區域一體化發展?!?/p>
既有區域性通辦,也有點對點的個性化組合。去年3月,我省啟動新一輪南北掛鉤合作,無錫市與連云港市掛鉤。約半年后,無錫、連云港兩市在省內率先實現異地就醫雙向“免申即享”,兩市參保人員在對方城市開通異地就醫聯網的定點醫藥機構就診、購藥,無需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可以憑社會保障卡或者電子醫保憑證直接結算。不到3個月,兩市異地就醫“免備案”直接結算8515筆。
下一篇: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連云港新實踐